提到唐朝初期的英雄将领,薛仁贵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。他的一生可谓传奇,不仅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的高度信任,还在多个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。不过,薛仁贵的历史评价却褒贬不一,主要源于他晚年做的两件事:一是杀害了俘虏,二是强迫铁勒部落的公主成为他的妾侍。虽然当时许多人对此不解,但很快大家便发现薛仁贵有他独特的考量。
要了解薛仁贵,不能不提他的家族背景。薛仁贵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,祖上是北魏的河东王,家族世代为官。然而,由于战乱和家道中落,薛仁贵的父辈已不再富贵,薛仁贵在年轻时甚至过上了平民百姓的生活,靠种田为生。事实上,薛仁贵的前半生并不显赫,甚至可以说是平凡无奇。
展开剩余81%直到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,唐朝展开了对外征战,迫切需要大量的兵员。这时,薛仁贵抓住了这个机会,报名参军。凭借着自己魁梧的身材和坚定的决心,他很快成为唐军的一员。由于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,他只能从最低的兵卒做起。
但薛仁贵的幸运很快到来。贞观十八年,李世民亲自带兵征讨高句丽。军队中有几十万大军,要想在这群人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。就在这时,高句丽军队突然埋伏唐军,薛仁贵所带的部队被困在敌军包围之中,面临着死亡的危险。士气低落,似乎没有人能突围,但薛仁贵并没有放弃。他骑马冲入敌阵,斩杀了敌军将领,这一举动大大提振了唐军士气,最终成功突围。
薛仁贵的勇猛使他在唐军中声名大噪,不仅是唐军的将士,连高句丽的士兵也开始谈起这个“白衣小将”。这场战斗之后,薛仁贵受到了李世民的重赏,他的职位迅速升迁。李世民更是表示,此次战争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薛仁贵。
薛仁贵一生征战无数,几乎把周围的所有国家和部落都征服过。尤其是在征讨九姓铁勒时,他的表现更加出色。这场战役也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,确保了唐朝边境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。
九姓铁勒是指蒙古高原北部的多个部落。虽然在唐太宗时期,铁勒与唐朝的关系较好,但随着新部落首领的上台,铁勒的态度急剧转变,最终他们背叛唐朝,起兵反叛。唐高宗对此非常愤怒,决定派遣薛仁贵领兵征讨。此时,薛仁贵已经年过五十,在那个年代,五十岁已是高龄,很多人质疑他是否还能出战。
唐高宗为了考验薛仁贵的能力,决定通过射箭来测试他的身体状况。薛仁贵轻松射穿了五层铠甲,这一举动令唐高宗大为欣喜,立即赏赐了一副新铠甲给薛仁贵。
薛仁贵带领大军抵达天山,与铁勒军队对峙。尽管铁勒军队人数较多,但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强。薛仁贵没有畏惧,亲自骑马冲入敌阵,用弓箭精准地射杀了三名铁勒的小将领。看到这一幕,铁勒军队的士气崩溃,纷纷向唐军投降。
在铁勒各部落族长纷纷向唐朝投降后,薛仁贵和唐军不费一兵一卒就赢得了这场战争。士兵们纷纷歌颂薛仁贵的英勇,但就在胜利之际,一件事发生了,使得薛仁贵的名声有所损害。根据史书记载,薛仁贵在回程途中杀害了所有的铁勒俘虏,并强行夺走了一位铁勒公主作为自己的妾。这样做在唐朝是大忌,尤其是强夺俘虏女性,轻则罚俸,重则可能会被罢免。
不仅如此,薛仁贵的部下郑仁泰贪图铁勒的牲畜,盲目追击敌军,导致大军损失惨重,一万多名士兵死于铁勒。这件事成为唐朝朝廷内部的争议,最终薛仁贵得到了唐高宗的包庇,功过相抵。
尽管薛仁贵的晚年行为受到争议,但在民间,他的名声依然很好。也许他这些行为另有深意,就像历史上的王翦一样,借此向皇帝显示自己的威信,并让皇帝知道他依旧有着更高的野心。
发布于:天津市涨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